2024-11-14
1. 郭春華、林詩雲、陳玉榮、高明華 (2014)。動物認知:來自拎包烏鴉的見解。現代生物學,24(5),R197-R199。
2. 小島 S. 和伊藤 Y. (2016)。攜帶包對健康成年人行走穩定性的影響。步態與姿勢,48, 157-161。
3. Bozzola, M. 與 Spitoni, G. F. (2018)。女性拎包習慣的研究:問卷與實驗。時尚行銷與管理雜誌,22(3), 391-403。
4. Farahmand, F. 與 Parnianpour, M. (2016)。背包和單肩帶包攜帶對年輕人平衡控制和步態的影響。物理治療科學雜誌,28(3), 985–989。
5. Zelic, I.、Kustrimovic, N. 和 Cuk, I. (2015)。學童背包和書包相關傷害:流行病學和預防措施。 《塞爾維亞檔案》,143(3-4), 234-238。
6.侯賽因,M.M.和侯賽因,M.S.(2019)。學生背書包時書包重量對肌肉骨骼系統影響的研究2019 年機器人、電氣和訊號處理技術國際會議 (ICREST)(第 179-184 頁)。 IEEE。
7. Jung, K. J.、Park, J.、Lim, P. S. 與 Kim, S. Y. (2018)。使用背包的學童的肌肉骨骼疾病和人體工學危險因子進行評估。國際精密工程與製造期刊-綠色技術,5(1), 79-87。
8. Ouwehand, L. 與 Papadopoulos, N. (2016)。使用「包」作為隱喻:探索對理解國際工作的影響。跨文化與策略管理,23(4), 524-538。
9. Pollmann, D.、Stapelfeldt, B.、Hildebrand, F. 和 Pons-Kühnemann, J. (2017)。用於在野外有效提取和分配行李資料的便攜式標記語言。環境系統與決策,37(1), 57-76。
10. 張濤、翟成、熊明(2017)。基於影像處理的行李檢測演算法的設計與實作。物理學雜誌:會議系列,895(1), 012096。